梁靜茹精選輯,背負公司業績壓力。/ B, h0 R+ ~" Y3 `3 Y$ L5 A
來源/星報2 @3 V o2 P' t! s V, H2 c
+ {+ B- ^1 M. c; x0 O8 K
記者李雨勳/專題報導; a! h$ P8 [7 B3 W: B$ L, g
景氣差、盜版猖獗,每到年底唱片公司為了拚業績,推出精選輯顯然是最具經濟效益的途徑,將現有的資源再利用,再搭配幾首新歌發行,花費成本不僅少,相對地回收機會更大,像周華健「周而復始」精選輯晚新專輯「一起吃苦的幸福」一個月上市,銷量卻賣得比較好,出精選何樂而不為呢!
5 I6 u- V% Q7 K8 B/ G# E成本考量 俗擱大碗
% L+ }2 `. E: o/ E% o從製作、企畫、宣傳各方片考量,唱片公司發行歌手的精選輯要比推出全新專輯省錢好多倍,想想看歌曲的詞、曲版權都在唱片公司手裡,光這一環就省了一大比收歌、買歌的費用,只要再請歌手錄一、兩首新歌,或把以前錄好卻未發表過的作品重新編曲上市,如此以來一張能將新、舊歌迷一網打盡的「舊歌+新歌」精選輯便可出爐。
: t8 c2 T3 f0 z% g/ h+ i唱片市場景氣不佳,每到年底需要拚業績,特別是EMI、新力、華納、環球、BMG等國際公司如達不到今年預定營業目標,國外總公司便會自動刪減明年的宣傳預算,因此趕在年終結算業績前,唯有發行精選輯做最後衝刺,才是最快速又實惠的捷徑。也因此黃立行、陳奕迅、梁靜茹等人精選輯輪番上場,身上背負的業績壓力可想而知。
, p+ G1 J( g' u合約到期 公司搶錢 " b6 U, v% j+ Y4 W& {1 n* i: u: g
歌手與唱片公司合則來、不合則分,原就稀鬆平常,雖然歌手合約到期離開,但歌曲版權還是在公司手裡,運用資源再利用原理推出歌手精選輯,像侯湘婷「17、18、19..侯湘婷」、順子「日日夜夜-我最愛的順子」,以及即將發行的本多RuRu、許茹芸精選輯都是顯著例子。只是有些歌手作品不多,就出精選不免讓人質疑誠意不夠,如本多RuRu只出過兩張片子就發精選,就給人這種感覺?對此EMI表示,「RuRu擁有好歌喉,是個難得的好歌手,幫她出精選是希望大家再給她一次機會,多多認識她。」9 N8 q/ P8 p; m
還有就是趁著歌手轉換到新東家發新作的同時,舊東家再伺機而動搭順風車推出精選輯,這招算是最偷機取巧的賺錢好方法。當然也有些歌手三不五時便會出張精選與歌迷見面,像歌神張學友光他一個人就出了好多精選版本。 & k7 Z# |% v& c/ U
復古熱潮 商機活絡 % ?7 y' Z/ ~9 g Z8 E
近兩年樂壇吹起一陣濃濃復古風,一些五、六年級生最愛的歌手紛紛出籠,鳳飛飛、費玉清、蘇芮等人的演唱會座無虛席,不管是舊作或是重唱專輯,同樣賣得嗄嗄叫!看準這股商機,有些唱片公司考量未擁有歌曲版權,於是找這些資深歌手辦演唱會,然後推出演唱會LIVE專輯做發行,像林慧萍、齊豫今年又是演唱會又是LIVE專輯發不停。而接下來甄妮、余天也將搭配個唱於年底推出精選輯,準備勾起歌迷陣陣回憶。 ! k: `- A- S" h
合輯豐富 歌迷珍藏 _7 S! P. u- k- { }' c
不只個人精選輯,類似拚盤或大雜燴的精選合輯,也是最實際的搶錢行銷方式,EMI「一起去旅行」、華納「白羽毛之戀」國語合輯等等,在市場上都有不錯反應。其實,精選輯對歌手來說可算是一個階段的全紀錄,歌迷買來可聽到所有耳熟能詳的歌曲,不僅「俗擱大碗」,更也可拿來珍藏。
9 p b; _# n% Y' r% w( R, Y【2003/11/18 星報】 + _$ X+ T) w" D/ }9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