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心井在 2005/09/30 05:32pm 第 2 次编辑]1 Z# M; ?3 s; X# o8 M, K! w
1 m, \6 Q: G, ^0 E0 m
" O9 U2 Z8 X' Z 9 z+ C! K9 S' }3 N7 x
王祖壽 (台灣著名樂評人)
1 k' y a. e! k" K * o$ A: Y ]- k( o! c
7 M' S5 V6 w0 b& V據說楊丞琳、梁靜茹的專輯分獲排行榜一、二名,截然不同的兩女歌手,有著相互競爭,也有著相互依存的關係,倒令人意外。: @$ c5 T% W# r3 b4 [
梁靜茹找陳忠義、Lisa寫歌(「路」、「下一秒鐘」),楊丞琳也找陳忠義、Lisa譜曲(「下一次微笑」、「習慣」、「單眼皮」),陳忠義為兩人寫的都是抒情歌,但深度有別,Lisa為楊丞琳打造跳躍式旋律,符合年輕少女的氣息,而梁靜茹則靠Lisa打造搖滾節奏感,也都恰如其份。 r9 q+ I _% v) w; b- |
風格截然不同,但是,卻不約而同找相同的人寫歌,且不止一首,這是巧合,還是意味著創作人材凋零?當然,有人會說,梁靜茹、楊丞琳自己都不會創作,只得對外收歌,但正因為創作人自己兼歌手去了,所以具備好聲音、會表演的歌手面臨無歌可唱的窘境。8 ?) J9 Q: B+ U$ F; j4 ^$ }
梁靜茹新專輯「絲路」就是以創作歌手寫歌為主力,同名標題曲「絲路」由五月天阿信、王力宏分別打造詞曲,這也是截然不同的組合,阿信具備「思路」的寫作能力跳脫已趨瓶頸的五月天曲式範疇,在王力宏如詩如歌般音韻牽引下,勾勒出簡單的異域情調。梁靜茹化作絲路女神的嘆息,呈現在每句句首的加重音腔裡,唱功確有提昇,王力宏確實迷人。
' N& {& E! ]: h: p& R5 y& m# P4 Q此外,這張專輯收納了蔡健雅、陳忠義、Lisa、許哲珮寫的歌,都有歌手兼寫手的雙重身份,可惜歌手的身份往往掏空了寫手的發展,大多數最後重回創作跑道,陳小霞也是其中之一,但不能一概而論,陳小霞創作的成就大於歌手的角色,有賴她經營的成績,譬如今次與姚若龍為梁靜茹創作「瘦瘦的」,曲式簡約,卻能將梁靜茹獨特的暖流聲腔烘焙得異常可口,一如最後那幾句「幸福的蛋糕…一小口很小口…一口吃掉」。
! {. m. C/ g/ |, ~4 a, S楊丞琳第一次出專輯,具備知名度兼具新鮮感,符合台客(台灣顧客)特殊的品味,市場手到擒來。楊丞琳的空降,使同型女生張韶涵、王心凌甚至蔡依林勢將受到衝擊,不盡然全屬新人,早期的培訓奠基,使楊丞琳的聲腔目前處在張韶涵的直率到蔡依林的油滑指數之間,唱起「曖昧」具有孩子氣的尾音惹人心疼,正是楊丞琳現階段的賣點。
/ Z0 Z* I' [1 ] j2 O這張專輯看似平常,但選歌實則有其功力,「乖不乖」口語化的流暢旋律,開場就很能討好聽覺,即使到後段第7首,還能出現「不見」這般跳躍式唱法兼具音韻,副歌具備記憶點的作品,但楊丞琳必須小心像「習慣」一曲出現類似小李玟般的匠氣。 2 C+ ] }- k+ w, N# P( ~1 n% D
楊丞琳在專輯平面的自我介紹裡,提到KTV必點的歌手,梁靜茹名列其中。原本是練歌的對象,現在卻是市場競賽的對手,這一行的奇詭,有時候真叫人不憂鬱也難。 / T5 x* P! l2 V( N( M
, I, C! E2 ^3 W* i' C' M! ]" W3 b M4 Z" U3 O- o {0 o( Q$ M0 K z
【2005-09-30/民生報/C4版/超Hot星特區】7 z' L, O/ {! d2 G+ z' Q
' J2 t( x5 o5 Y+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