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dickzhong在 2004/02/08 02:45am 第 3 次编辑]6 i- D1 U# |. r0 l
# R0 G5 e1 t$ V0 D, {- F: \[watermark]Quote:(星洲日報)
; K+ S; n# o9 M6 M. [八打靈再也訊)梁靜茹不曉得自己的圖文書《我的另一半》,在書局理該如何被歸類,卻這樣為自己的創作手札定義,“就當大家在路上檢到我的筆記本吧!我沒有要教大家一些甚麼,卻在書中刻劃了自己的小小世界。”
/ b6 v0 s2 s+ B8 m0 T# j [這場由《星洲日報》聯辦,並於元宵節在《星洲日報》總社禮堂舉行的梁靜茹《我的另一半》新書座談會,靜茹無私的分享了自己創作時的心情,加上前988節目主持人文康戴著帽子在台下“攪局”,讓喉嚨不適的靜茹啼笑皆非,並表示“一般人面對他的問題,不是想死,就是想把書都搬走,不賣了。”# u: g* K) P; R" r; a" n
' ]0 u- ]9 h( i) f
像文康要求靜茹以後推出小說,靜茹卻擔心自己沒有這組織能力。文康擔心會把她的圖畫方向想錯,讓靜茹表示“那你就錯吧!”還質疑自己的書“不適合”文康欣賞。當主持人家藝表示講座會已近尾聲時,與台下朋友交流不多的靜茹,還打趣責怪文康的話太多。 n) ~% [; B1 ^8 e: y, _
男歌迷求送書碰釘
, P$ F B6 `/ c. g5 H1 v8 ~梁靜茹表示,這本書多數是她在1997年獨自到台灣準備發片、及不順遂後回到大馬那半年的心情紀錄。“有時沮喪的時候,沒辦法和別人說,所以選擇用寫的。”有趣的是,當台下一位男歌迷問靜茹願意送他這本書嗎?換來靜茹正色表示:“你認為這能送嗎?”
6 S6 D& T0 E1 x; g y. D# }& p+ D她後來更表示,書比唱片更難賣,但她由衷表示:“有人很會唱,但沒辦法出唱片;有人很會創作,但沒辦法出書,所以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4 Y4 W, Z2 [( a! ]靜茹當晚名句摘要:+ W8 N2 a1 K, o6 q4 z+ ], t. e
接觸很多人以後,會漸漸失去純真,但那卻是我最想保留的。所以我愛用左手畫畫,讓筆觸接近不經思考、小孩的線條。8 x3 R( a4 t/ \- [0 a. U- d, F
我畫的魚眼睛都打叉,而且很胖,其實是畫我自己。我的小名是阿魚,別人常會說“喂!眼睛別瞪那麼大。”讓我常為自己的大眼睛感到懊惱。以前我很在意別人說的每句話,所以很辛苦,壓力很大。我愛畫低著頭或閉上眼,因為我希望自己是這樣的人,沉穩一點、自己有自己多一點,也不受別人影響。; r( O3 f2 t# }; X$ U' O
我在書裡某頁把自己放在瓶子裡,是因為覺得自己活在框框裡,別人看到我,但我無法走出來。我有時會渴望自己是普通人。陶子姐曾說,“一朝是藝人,一輩子都是公眾人物,不管做了甚麼都會被大事宣揚。”這讓我覺得無奈,也覺得自己存在著很多矛盾。4 M% j0 u3 }; m3 Y2 u
我對簡單的定義是,不要亂鑽牛角尖,眼前是甚麼,就是甚麼。我以前常鑽牛角尖,會懷疑自己在朋友面前不受重視,甚至在友情方面也會吃醋。其實,大家都自在的相處,只是我要求太多。; Q- g/ A3 ^. D3 j! D
首張專輯《一夜長大》時成績不好,我怎樣走過?我相信路很長,現在的這經歷不會是最壞的,我的信仰讓我相信,眼前的挫折是給我的功課,度過以後才能讓我學習更多。有的人EQ(情緒智商)很高,難過的、不能處理的事,就讓它過去,我覺得這很有道理。
4 v+ _8 d9 g; @2 V: [$ m我覺得每次的新聞發佈會都是考試,記者都會問,你覺得自己這次和以前有何不同?所以我每次都要求自己更好,更不一樣。短短幾年的歌手生涯,我接觸很多也成長很快,很多專業人士都對我要求嚴格,只因我站在最前面,那是壓力也是動力。 [/waterma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