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chneider_chan 于 2009-6-24 00:50 编辑
8 m0 Y! d! d5 |; y1 f" V. f( I5 B4 \( Y: W6 `
路透社北京记者站研究员 余乐/文
6 @5 V/ ?1 N0 a. ?) q. X" T(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B. J# L. l6 A- k/ J4 b' m* O
继 “很黄很暴力”的张殊凡后,又一名央视采访对象托“人肉搜索”的福一夜成名了。这位名叫高也的大学生在昨晚的《焦点访谈》中面对镜头大谈谷歌黄色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仅几个小时后,其在“校内网”和新浪上的个人主页就被网友曝光。其中信息显示,高也目前正在《焦点访谈》栏目组实习。大多数网友据此认为高也是《焦点访谈》安排的托,并发出了“做人不能太高也”的呼吁。今天,高也已经将自己的博客文章全部删除。4 T$ _% l w0 P3 z
网民们的推理是这样的:《焦点访谈》要做一期谴责谷歌的节目,要找一个学生痛诉黄色信息的危害,于是就找到了正在栏目组实习的高也,让他说一番事先安排好的话,又方便又达到了目的。这样的逻辑可以说是合情合理的,但也存在漏洞:高也既然是在实习,那么说明他除了焦点访谈工作人员的身份之外,确实也拥有大学生的身份,而且,我们无法证明高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就不是他的心里话。因此,不能排除高也以真实身份,说了真话的可能。
! F( O1 D( S4 d- c# f% n8 x* T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假设高也说的不是《焦点访谈》想要的话,那么他的采访就不会被播出。“观念先行”的新闻操作模式并不是CCTV的专利。绝大多数记者在写稿时,都会在不同的采访记录中有意无意地选择出自己最“喜欢”的写到文章之中。比如某个记者要写一篇《金融危机影响餐饮业》的文章,然后采访了十家餐馆,可能其中九家都表示自己生意没受影响,但最后出现在文章中的一定是受了影响的那一家。7 D6 l* b8 b5 B& z/ M
* Q5 b3 C: p E3 s6 D9 @
但是,“观念先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你的观念确实要代表了实际情况或者大多数人的想法,这样你的新闻才有可信度。这次高也之所以遭到如此激烈的声讨,恐怕和“很傻很天真”的张殊凡一样,都是因为其言论偏离大多数人的想法太远,以至于让人难以相信其不是背台词。7 x- U T( l, {- K3 M E$ d
所以,我们要尊重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但是要谴责那些违背常识、弓虽女干民意的新闻操作。一句话:做人可以太高也,做新闻不能太CCTV。(完)
& `' ?$ e6 V O# k(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