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茹国际后援会(倾听静茹)

 找回密码
 加入倾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www.hearfish.com 的歌迷們!你們好棒!
关于几个对“倾听静茹”常见误解的说明
加入〖梁静茹国际后援会〗详细流程
玩转倾听超简略教学~特供新会员
欢迎加入倾听静茹 官方QQ群 | 官方飞信群
倾听指定会员专属:会员卡 环保购物袋
倾听静茹电子杂志《iFish》第三期
我们的纪念册:感动倾听六年(2003~2008)
感谢您的关注,花费1分钟时间了解倾听静茹倾听静茹家人的历次大合唱2003~2009年
09年演唱会巡礼:北京-广州-成都-厦门-杭州
查看: 983|回复: 33

[转帖]网上流行“死亡音乐” 为情所困时不宜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27 01: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版撰文 时报记者 汤南
5 S* K0 |) S& V/ y0 V# n) G: C: x3 S  ?- \, |( n
  大多数受访者听过《黑色星期天》后未出现情绪反应 心理专家提醒被情感困扰的青少年易受该类音乐影响不宜收听
2 l9 B8 V2 m7 f) }  ]4 h. n
1 e( s6 `3 K' P# D. q9 C  据说,当时欧美有100多人听了这首歌自杀了,一个警察来调查其中一个死者的死因,发现他的音响重复放着一首歌,听了这首歌,这个办案的警察也自杀了。一首英文歌能控制这么多人的意识,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记者采访了部分收听过这首诡异的《黑色星期天》的广州中学生,他们多数都持否定意见,但也有一人表示听后果然产生难受、压抑的烦躁感觉。
* P) e1 v9 ]  ]- x2 M! q" r7 j& {# ~( a+ u/ c( ?
  诡异凄凉但没传闻夸张
, Z7 p$ J: ~7 [0 B
2 H% Y" s( g$ p' C# S+ H6 `8 Y  荔湾区某省一级中学就读高二的学生小玮告诉记者,早在去年,她就在内地及香港的一些网站上看到被称为“魔鬼的邀请书”的音乐介绍,这首歌在聊天室、BBS、QQ等上广为流传。 4 K. _. g0 \3 `2 W
) s0 L0 h, J! d0 T- S. ^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小玮在网上寻找这个音乐未果。直到今年年初的一个偶然机会,她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FLASH,配的音乐就是《黑色星期天》,她迫不及待地马上下载收听。诡异、深沉、凄凉是这首歌给小玮的第一感觉,她说,这首曲子有些空灵的感觉,从音乐到歌词都很悲伤。直到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已经听了几十遍了,但却从未产生过失落、无助、郁闷等消极情绪,更不用说自杀了。 / M  |7 K1 ]6 e9 a9 d4 k# X4 \

5 z# g% D- c/ ?/ l  小玮表示,所谓的“死亡音乐”并没有传闻那么夸张,不过播放这首歌的时候,女歌手出其不意的高音、低音,曾令小玮的妈妈有些心烦。 & w$ j' m  x" N" v+ ^! b$ N3 Q

" p, H% @# \9 [6 j# C! }  被访者中仅一人需开解
. D0 B8 X6 P  e4 Z! r4 H6 M
6 [' k+ K* z( A/ X  记者随机采访海珠区、东山区、越秀区等区的中学生,极少同学表示对“死亡音乐”一无所知;少部分同学表示在网上或报纸上看过类似报道,但是没有听过这首曲子;过半同学听过该曲,但没有什么不良的情绪反应。 * S, p( V2 U" }3 l( J  v& G

6 l# P; j: b, X& d' w  广东某重点中学阿文说,曲子比较哀怨,听的时候稍微受到旋律的影响,但音乐结束了,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阿文表示,她们班里十多个同学听过这个音乐,一个女生感觉曲子有些忧郁,她听了一半就不敢再听下去了。阿文分析,她可能是害怕受舆论的影响,而使自己恐惧,担心真的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而隔壁班听过这歌的同学则更多。 ' M8 _" b4 W& Y% n0 @, e, G+ Z

9 Y% b5 u& ]' x0 e$ [# V( r  被访中学生中,只有一个听者表示听完感觉不舒服,比较失落,需要其他同学的开解,情绪才恢复过来。
2 [+ F6 \2 ]+ y
! d* [/ Z; f+ [4 g, d# _  各方说法
+ C; G9 v# ^; M
/ o( f, H5 j0 q2 p$ q$ g' Q& \, c$ ^  音乐人:音乐本身并不能够杀人
9 c5 B; h- D: U" ~  a2 E3 \  D0 t# o6 p6 n+ U( V# z" G9 f. |8 d
  《黑色星期天》真的能杀人吗?广东著名的唱片监制陈珞先生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他暂时还没有听过这首歌,但是一些人听到某一首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去自杀的情况并不稀奇。陈珞先生表示,音乐本身并不能杀人,人带着不同的主观情绪,抱着不同的心情去听,自然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果没有太多网络或者媒体的渲染,相信这首“死亡音乐”的影响力会小很多。
+ V' x  B2 O4 }! z# t  ?5 V8 ~! B& z
7 T0 D2 Y5 Q+ J( R! Y+ r6 t# c" Y  Y  陈珞表示,时下的音乐传播比较单一,由于人们没有太多的音乐选择,很难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于是他们就会去寻求一些别的音乐。青少年思维单一,一旦进入一个怪圈,受到一些诱导后,就容易被牵着走。尤其有一些特殊社会经历,或者有相类似遭遇的年轻人,没有人开导,又缺乏正面、光明的信息的影响,他们只能自己寻求一些解决办法,一旦音乐传递的信息让他感觉能够解脱,他就会沉迷下去,不能自拔。 ) |) ~  f) W( l+ u0 a, K: N
% I- I) V; C' ^+ y) L
  作为音乐人,陈珞认为,这首歌能吸引这么多人去听,一定有它的音乐特点,可能是和弦、旋律很优美,总之是达到了一定的音乐质素的,从纯音乐的角度来说,它可能是一首好歌,但是却引起了不好的社会效果。 5 b: z$ i0 _3 P# ~% T7 ?% Z

- |; t7 \4 z; n  教育专家:过强心理暗示夸大恐惧
% S1 F$ B3 b6 N7 {" N$ p1 n4 }3 S) ?9 ?/ {, D/ [+ S0 c# N3 T3 \- y4 `; G
  对此,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表示,青少年好奇心重,看到网上的介绍如此玄乎,就会对这个音乐有所期望,很想亲自试试看是否真的这么厉害。他们往往没有太多的理性分析,都是感性认识。然而,强烈的盲目趋同心理会令青少年认为,别人都觉得恐怖、凄凉,要是自己听不出来这种感觉,似乎很老土,没水平。于是,他们会去迎合这种感觉,听之前已经有先入为主的东西支配自己的思维。
5 H& {8 O3 H* b' w# y  n3 I& H# b) b7 |6 Q6 e
  陈副所长认为,有那种经历的人听了可能认为很符合自己的心情,很伤感,而青少年的理解远没有达到成年人的程度,阅历有限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伤心、无助来自何处,更多的是没有目的的模仿、盲从。 ( Y8 n2 n9 X9 @# C0 ~$ p) ]7 u

$ \( Q( E8 Y/ y8 K  “西方人作的音乐,无论价值观、宗教理念、文化背景等都与中国不一样,对本地青少年的冲击未必会很大”。陈副所长表示,这种过强的心理暗示十分危险,会夸大恐惧等消极情绪,导致出现幻觉或不良念头。对中学生年龄段的孩子会带来很大的冲击。许多学生不明就里地追逐,慢慢就会上瘾,慢性中毒。 6 S! X% H$ D7 o9 g

$ @5 b/ U  Y* F8 b+ P' i  心理专家:被情感困扰时易受影响
# q' L% v! u7 A5 p; @. h+ N  b
6 u) B3 ?' m: V8 @* D- r* k  任何外界的东西,如声音、语言、光影等都会给人的心理活动带来影响。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助理、主任医师林勇强表示,音乐本身能诱发人的情感共鸣,听的人如果刚好处于情感困扰中,再被歌中传递的信息感染一下,产生自杀的念头可以理解。 , c0 Q1 {8 `& P  Y1 [

+ T; h: U! }# v  林医生分析说,所有的自杀都是有内因和外因的。音乐仅仅是外因,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听了这个音乐而受到影响的人很可能患有抑郁症,或是有情绪障碍。而“死亡音乐”不会对心理健康人群构成威胁。
5 F, x6 q. ?. o! e0 x
$ q, c% e3 i3 h# ~! n  毕竟,青少年心理比较脆弱,林医生指出,他们应多参加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尽量避免不良刺激。 / I9 R! ]+ T. G! l/ Q
6 r$ i- e" \, _" ^2 q
  亲身体验
' R& N3 E2 ?. O1 c% C; S" c. k! H8 E/ {) G. D1 J# R' W: D
  舒缓好听VS难听压抑
: e: X3 G6 n4 C5 Q& j. ?' d) ]0 T) C& Z- x
  网上的介绍及媒体的报道,让人愈发感觉神乎其神,《黑色星期天》到底有何种神秘力量能使听者受控?昨天下午,根据小玮同学提供的两个网址,本报4名记者先后亲耳聆听已抵制达十多年之久的“死亡音乐”。
: P4 i) O0 v, n6 N1 Y5 ?3 m& _8 }9 S6 G: e
  音乐节奏舒缓,歌曲中的女声忽而十分高亢、忽而尽显低沉,旋律在你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流转、起伏。歌词大意为“绝望的星期天/亲爱的,我生活在无数黑影中/黑色的悲伤灵车上载着你/和暗影一起我将它结束/我的心脏和我都相信这是它的终结/死亡不是梦/因为我在死亡中爱抚着你……”词曲配合让人感到优柔、凄楚。 & \+ b+ g- I$ [. J

/ b+ g; p# e+ B) l  一个女记者觉得很好听,连续听了好几遍;另一个女记者说,跟别的曲子没有两样,自己实在进入不了悲伤或恐惧的状态;第三个女记者笑着说,声音似乎从空旷的墓地里飘出来的,有那么点幽灵的感觉。唯有一个男记者边听边皱起眉头,他表示歌曲的声音像在划玻璃,十分难听,听了很不舒服,感觉很压抑。
4 ?8 E# H% n! S/ `7 H/ R9 b4 P: X' T2 d. G
  相关链接
1 X# |3 T' _, n
6 a2 |/ u. a3 o+ {5 V  爱情失败后写下死亡音乐 + w) V# G% l# X2 n8 n4 O6 u$ [

  n7 [+ B5 ]$ s& G6 N" Y  《黑色星期天》是匈牙利钢琴手鲁兰斯·查理斯遭遇爱情失败后于1933年写下的乐曲,歌中描述了一个不幸的男子无法将其所爱的人重新召回身边。关于作曲家本人创作的动机,连精神分析家和心理学家也无法做出圆满的解释。 & `7 x) i0 X0 ]( @

# W) O$ c6 L+ \9 {' \, r" Q0 c  据传,至少有100人因听了它而自杀。美、英、法、西班牙等国家的电台为此特别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号召欧美各国联合抵制《黑色星期天》。此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开始销毁有关这首乐曲的资料。
' y( U2 b" |1 K. x  }( D' {: I
发表于 2004-9-27 01: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网上流行“死亡音乐” 为情所困时不宜听

不会吧,音乐会杀人??!!
1 e9 A$ P! V2 _* O1 ~0 E  e2 p巧合巧合!!!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01: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网上流行“死亡音乐” 为情所困时不宜听

妳不相信??~`
7 o( l; @5 ]8 o' J' @" ^6 t3 ]' z6 I# p2 }& k; `# q
這首歌殺死朲太多暸````
, X( d+ J' x- G難道這么多巧閤?`
发表于 2004-9-27 02: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网上流行“死亡音乐” 为情所困时不宜听

楼上楼上的,你很少看报纸吧!!!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02: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网上流行“死亡音乐” 为情所困时不宜听

我暈``$ ]8 q7 j" m# a- Q. }# A6 i! n  A2 Q5 z
樓上的妳能不能直接說2樓的吖?``
发表于 2004-9-27 02: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网上流行“死亡音乐” 为情所困时不宜听

下面引用由nsync5202004/09/26 06:02pm 发表的内容:
+ Q. x9 q8 K7 j5 M( A楼上楼上的,你很少看报纸吧!!!
我选政治的你说会少看报纸吗?!% F/ F0 u% U9 `
我是不相信这种事DI!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02: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网上流行“死亡音乐” 为情所困时不宜听

這個不是妳相信不相信的問題吖..! b* d+ y: g* l: k" Z3 a! d
有N多事實已經說明暸吖``
发表于 2004-9-27 02: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网上流行“死亡音乐” 为情所困时不宜听

雷同~~~~~
发表于 2004-9-27 0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网上流行“死亡音乐” 为情所困时不宜听

楼楼上的,我是在报纸上看的!5 d. v; r. u) L& L4 T3 I8 l6 }: ~) M
  你选政治的?那“参考消息”以后肯定有报道!!!
发表于 2004-9-27 03: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网上流行“死亡音乐” 为情所困时不宜听

下面引用由nsync5202004/09/26 06:46pm 发表的内容:/ _( c; V7 q- j9 c! v" ^
楼楼上的,我是在报纸上看的!
8 I2 ?3 s0 P0 x- G  你选政治的?那“参考消息”以后肯定有报道!!!
我看的大都是纯政治和经济的~像‘燎望’,‘当代’之类的,满痛苦的说~' d5 v8 w9 X2 @' A1 B+ M
这个报道我好像看到过类似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黑色星期天》$ ^5 \7 R( \$ K. y3 n! t
虽然,哲学上要求用唯物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但许多东东即使是科学也很难解释的。* i( g9 O" R7 `  z+ r- |+ p
哎,所以这个怎么说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倾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梁静茹国际后援会 ( 蜀ICP备05001976号 )

GMT+8, 2025-5-9 2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