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绝对静茹迷在 2005/02/22 01:16am 第 1 次编辑]9 H: f: W. C: ]! a( C
- [% |$ T% z y$ L `# x: y7 m$ \4 Q

+ Y2 s# W- x" T. z1 }[color=#FF00FF]中间凹陷部分为印度洋大地震给海床烙上的“伤疤” ! c, G0 {+ t3 K! U3 ]% h/ N+ t
9 ?2 D* E, k$ ^( I[color=#F20000]近日英国科学家公布了去年年底印度洋大地震发生后,受板块构造冲撞而发生变化的震中地区海床的首批图片。这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地震爆发后,海床首次被迅速观察得到的结果。图片显示,受地震影响,印度洋海底山脊已倒塌,并形成数公里宽的山崩地段。( E9 I, Y7 d* n, s' ?
据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文章报道,英国专家利用高清晰度的多束激光声呐对海底进行了扫描,这些图片显示,受地震影响,印度洋海底中高达1500米的山脊已出现了巨大的 * ]0 f. R9 y* ^0 N9 w
1 S2 t+ b0 w$ V: p
: I2 M7 y6 P0 S$ _# u, P" y
) I# [7 [) ?% F1 Q; G# |/ G- D0 t
" d. b& e; b) B3 C( n - u. E2 I$ h: B9 B# |3 `
倒塌,并形成数公里宽的山崩地段。科学家初步评估,地震发生时,印度和缅甸两块板块构造突然运动相碰时,印度板块构造被向下挤压,造成海床隆起一道山脊,海水因此向上涌出,结果引发了去年12月26日发生的东南亚大海啸。
! S! i- x- z1 ]: e/ `5 z9 o+ c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地质学家还认为,这次地震产生能量是地质学家之前估计的两倍。这两位地质学家塞恩·斯坦和埃米尔·欧卡尔认为地震矩规模不是开始认为的9.0级,而为9.3级,因为地震矩的标度每增加0.3级,能量就大约增加两倍。历史纪录中最强烈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地震矩规模 9.5 级。, \. T8 O$ f. e3 U! y
“通过获得的这些图片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引发地震的地质运送过程。”科学家表示。该研究最终可助于对将来的地震风险进行评估以及更新这一区域的航海图。 (编译/本报记者 张华念)1 C& n+ _1 _# f0 M
链接' p; }1 V- v' ]. p; K: a
1935年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及古腾堡共同制定的里氏地震规模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与地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且在 8.3至8.5级左右产生饱和,使强度不同的大规模地震显示同一数值。21世纪初,地震学者普遍认为这些传统的标度已经过时。1977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金森博雄教授提出了地震矩规模(moment magnitude scale),该标度能更好地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层错动的大小和地震之能量。) P6 q- T$ \* R" W7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