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 k' D6 w* O% o' \4 y9 f7 `2009年04月04日 02: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 ^1 z4 f0 b- l9 W/ Z' Q0 G; D/ b" x4 H. R7 y: H" D; U6 }, Y
 4月1日,在去年“5.12四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回到北川县城废墟清明祭奠遇难的骨肉亲人们。 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中新网4月4日电 题:汶川震后首个清明节:悲祭逝者 感怀生命
- c& e4 J9 |* ]+ c3 I 2009年4月4日,汶川大地震后的首个清明节。/ e7 u4 c- \8 s- J$ h1 @' n$ L
追思、祭扫,在这个中国传统节日里,今日的中国人心头更多了分沉重,那就是对在那场天崩地裂的浩劫中逝去的同胞的哀思。& S* O5 R3 r3 |1 ^
北川的祭奠:把悲伤留在身后7 c$ r1 { l" A% h0 H" P: a+ ^
|
& L# ^5 O0 {# p0 _, W( j1 Q% Q5 @ “活下来的价值,就是让那倒下的城市重新站起来”——4月2日《四川日报》的报道中如是说。清明时节,地震灾区的生还者纷纷前去灾难地,祭奠、追思遇难的亲友。“幸存下来了,就要好好活下去。”这是悼念遇难者最好的方式。伤口总会慢慢愈合,永存的是人间真情与相互关爱和帮助。1 K) s& r, Z- Y' B5 ~7 E! i
四月一日至四日,遭受毁城之殇的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老县城“开禁”,允许本地民众入城祭奠亲人。
9 l Z8 Z# _, p2 Y4 c 走进这座让人心碎的城市。嶙峋的大石依然横在路上、水泥路面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出的大坑依然如故、而城里尚未完全倾覆的房屋因余震似乎倾斜得更加厉害……- W8 X1 t* n" r" `( I
从三道拐到“绝命小河谷”,从北川大酒店到茅坝中学前的纪念碑,一路香蜡点点,一路白菊瓣瓣。县城“开禁”第一天,三千余民众入城吊唁。除了为亲人燃放的鞭炮声和低声啜泣,整个城市静静的,没有人想打扰逝者的安宁。
0 l& W! r+ I- b# H1 H: o3 A$ h% Z0 \ “北川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W% a: b" w' L0 K$ [0 K/ W
“人们更需要知道,在抗震救灾中人的坚强与伟大。” ?3 O8 a) t6 ^7 ]
“让倒下的城市重新站起来,我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 k" U: C# I& L0 i
——这些都是前来祭奠的人们的话语。
% ^4 ?/ ]. m8 X1 y- t; S; T 生活要继续,把悲伤留在身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