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泓湘天使在 2005/08/29 12:39pm 发表的内容:
3 o2 ~/ m) W3 W/ [: d6 D* r& O恩?9 k" U5 l3 f; R# c! I. { G3 ~
什么意思啊?
W8 s+ [5 z0 a# L- `8 W/ b: A) g# q4 b我不明白啊?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这句话出自《论语·微子篇》。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路上十分的辛苦。 7 ?. ]( n5 T0 D2 {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穿过丛林时掉队了。这个学生就是孔子很喜欢的子路。子路正在着急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农在田地里作农活,于是他走上前问到:“子见夫子乎?”意思是说: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农看了一眼子路,没好气的回答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老农的意思是说:既不劳动,又不知道生产知识,哪里配称什么老师!8 \& b, Z5 M+ r, Z6 h
子路觉得自己说话太冒失,没有礼貌,所以就很恭敬的站在一边,半天也没有说话。老农看子路还是知书明理的人,就邀请子路到他家里过夜,晚上还盛情的招待了子路。# u* d# z% J8 G% i4 E+ ^
第二天早上,子路赶上了孔子一行人,就把昨天的事情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一定是一个有修养的隐士。”孔子想和他谈谈,叫子路立刻回去找他。当他们去的时候,那位老农和他的家人已经不在了& R& _ I) N1 G$ @+ G: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