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19 10: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孟母断织】 【原文】 ; \ ^: \( \2 J( x/ S |4 P
孟子之少也,既①学而归,孟母方绩②,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废学,若我断斯⑤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⑥居则⑦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⑧夕⑨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⑩矣。——选自《列女传》 : Q$ x, E7 J7 k6 h% b% o
【注释】
+ E, l( \' h T2 _ ①既:已经。②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8 l; Z' c0 t6 h! S- W ③以刀:用刀。④子:古代指你。
' x( p, U& N- I: C3 z& d ⑤斯:这。⑥是以:因此。 8 M) U: b: l# A9 t) ]2 V% d X
⑦则:就。⑧旦:早晨。 % |5 u) K$ S5 ?) s% J, V
⑨夕:泛指晚上。⑩道:法则、方法。
+ e5 E( ]7 k, M; I" j. ] 【译文】
" h! Q9 C% q% C6 N2 ~" k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8 S3 D b. s6 ?
【请注意:】
1 v% T. M, V1 g2 ^# ^3 v5 ` “孟母三迁”的“三”字的意思为“多次、屡次”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三次”的意思,因为孟子的母亲是在三个地方之间搬迁,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屠、学宫之旁,搬迁的次数实际上是两次。“三”字类似的用法如“韦编三绝”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