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 u0 `1 g$ v* g
1945年,一个美国富商家的小姐爱上了上海码头裁缝铺老板的儿子。后来她回国成为作家并嫁给电影导演,离婚,又嫁给出版商,离婚,从此孤独终老。1983年,她的女儿带着去世了的母亲的日记和照片来到中国寻找母亲的初恋情人。三个月后,在毫无音讯的情况下离去。1984年,一位从台湾回大陆探亲的老人在听说这个故事后通过报社写信告诉那位小姐的女儿:他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见过这位小姐的照片,他确信自己的父亲是那位富商小姐的初恋情人。
9 h( d+ z- }) e3 S这完完全全就是就是一个杜拉斯的故事。- O" E) m0 C( Y
! e3 r6 N% Y+ |$ b- _(2)5 w& B* r( a3 W! p/ f8 V! {- Z: d$ A5 M7 ~
1985年,Jewels newton初次登台演唱了这首《Shanghai memories of 1945》。融合东方的古典演奏方式和西洋音乐的唱腔,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这首歌被收录在《love tales2》里。
; ~/ q, B& E, @8 \Jewels newton彷佛只为这一首歌存在,无论BAIDU、GOOGLE还是WIKI百科再也找不到关于她的其他任何信息-------除了一张照片。她是一位古典的美人。! Z( |* i% J- p& R3 z
5 ~# r# R( v+ W
和之后被翻唱的两个版本不同,Jewels newton原唱的《Shanghai memories of 1945》在2分14秒时多出了这样一段独白:
( S3 k5 r5 ?4 ?: Xtake from me my part is dressed3 {* e, o# q( _# o# d7 X9 s/ _
i know i'll miss you sweet'carous' B" q+ w, T' j: R4 {2 w: t
take from me my reverie; W: i8 T5 l e& w Q
sail away from chinese seas
+ n$ L- R$ O2 } E许多网上能找到的歌词中不是少了这一段就是缺了歌词或者听错了。我于是自己仔细听了许久,又结合了几位朋友的建议,应该是准确无误了吧。
& D7 Y8 `: E, n, a) H9 i9 j/ n; `(3)
) u' c9 P2 B! R0 Z8 F1 v2004年,黄莺莺翻唱了这首《Shanghai memories of 1945》,并将其收入在《似曾相识黄莺莺西洋情歌精选》中。- X8 N4 v4 P! Y" s4 O8 t# p
黄莺莺(Tracy)。早年艺名为黄露仪,祖籍广东,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于1974年推出第一张唱片《云河》。之后便嫁到新加坡。1976年再度复出发行专辑。黄莺莺是台湾歌坛中少数中英文歌曲皆有佳绩的歌手之一。
( ^( K4 o+ v0 d8 vTracy的名字代表爱情,她的声音拥有神奇的魔力,她创造了无数的第一,也带动了流行的风潮,黄莺莺绝对是在华人的流行音乐界中最受尊敬的名字之一。自1974年踏足乐坛以来,黄莺莺共发行了50张个人专辑,包括中文、英文与粤语专辑。. S) R% o9 y' t* p
三个版本中,我认为黄莺莺的演绎手法更贴近东方人的情感。# P% m2 ?9 N% Y L, }) i
在分析唱腔和演奏上,青牛网的三爷明显比我更专业,于是在此就无耻得引用了:
6 S$ O! i( P0 M% U! l* \* \- p, B* P s- O4 _
“------回寝后,上网查《Shanghai Memory of 1945》,另一个版本,也就是原唱的版本,来自一个叫黄莺莺的女人。不晓得是什么年代的歌,也许是九十年代,只是觉得很舒服,温水流过心里的感觉,虽然音阶上来讲,11度,跨度不算小。然后两个版本的都下载了,细细听了几遍,比较了一下,感觉,还是原唱来得有点舒服些。鱼的也许是现场版,有些突兀,而且黄的发音比较西化,Shan-hai那样的发音,不是随便一个国人会学得的。
0 R' S8 _% j. w; N# r(前奏)黄:电子音,古典现代结合使得人声的出现很自然,两种风格结合不融合,自然却不动人。9 M" L" `( v! {) k9 m$ A
鱼:笛,筝,琵琶,镲等民乐,但是唱腔有些突兀,现代-古典融合得有些不自在。
; J) n+ [# i9 _. t$ U3 }I'm wondering how I came to be here3 w; n% H$ u ?: ?& p
Lying alone trying hard not to shed a tear) a7 k5 Y3 c2 r* s0 x0 W$ T+ }* Q) W
首句大调低音5开头,3432拔高之后回1 11 1结尾;二句升低音6开头1 1 3. 1回到大调音' R6 O8 `: a7 e0 V4 w- _
Remember daddy said "Boys don't stay for long"
5 K U2 x& m# y% I2 Q依旧是大调5开头,3, 7转小,6回正音,77 7.5 6。
! Y! ?' z) T) YThey always think that there's something wrong3 P0 I8 u. \9 o4 ~8 M- ^6 Z
低音6开始6串音后接低音7,12。! H: C( y# u; ~
I open up my eyes and I see
7 z- C( X/ |% `& L- `Little reminders of when you're here with me" a; U. N& ]' D7 s2 _1 L' j- r# h6 o6 z
I'm hooked to the telephone
! h% H5 b+ y' QPlease you've got to call1 Z- W5 z' A* b( R( L
I know you never promised anything at all
* h) l0 ^0 P* |: V3 T% s4 _/ U ?- c* ^(同上)- A/ s/ h0 A$ M6 V8 @7 w2 n8 o4 L- L9 ]
(副歌)Shanghai memories of 1945! T1 e! T# r9 O* t1 p; G# n' \+ d
56 12 35 6i 65 3.- H7 |% w- d% g" j* ~
I don't cry, I don't cry
. H' y) Q; p/ }( I35 3 2-. 35 2 1-.4 _+ W$ x% Z0 N
大调的音阶出现在传统音乐中,而且占去了副歌部分的主框架,品起来却满是韵味,不得不佩服曲作者的才情。这样也给英语歌词让了一条很合适的路,两者相得益彰。
, V& Z- G7 Q$ D6 TShanghai memories of 1945
# Z: _" }% w$ C+ O$ k4 SI don't cry, I don't cry' ~ G. d) G+ c; j6 Z; O# H) O; ~% L: D
My last two weeks go by and I stay/ H% `% k: k( |7 ^! g
All alone in my room with no one to play" f% B; O' f& W1 `
I must realize you will never see0 Q1 t8 \ S$ l) Z
Life could be good if you only stayed with me
5 o. G8 v) o; ]& @8 o再说鱼跟黄的唱腔。- ~# I0 h% M, U J& G( a C
总体而言,鱼的唱功比黄要stand out很多。独特,有磁性。黄像是上海歌女在吟唱,多了,是那份味道。
/ J. q" `2 d. i# f- u" i鱼的尾音是最值得称道的,素来。大颤,小颤,正倒波颤,都可以掌握得很好,即使实在演唱会。但是个人觉得鱼的唱腔哭腔太重了些,本来就是memory的东西,淡淡的,腻腻的,该是最合适的。8 x' I* w: x' J9 P9 C0 D0 _
高音35 6i。…ree-ser-f-nigh-teen… 最高音恰巧是闭口型的音,于是鱼明显在i音上用了假声。声带紧绷,音量减弱。黄的i音是用真声唱到的,有意音量渐弱故无突兀感,效果很不错。
/ Y! |- |0 B1 f3 ~1 @最后结尾为部分,黄的和声出现得恰到好处。黄的声音本来就起伏不大,压不住整支曲子,幸好有了和声。只是最后音乐渐弱,歌声突然清晰响亮,反倒暴露了黄的弱点,因为仿佛忽远忽近的桃花源整一个展现在面前,没有雾没有云烟,情调也就掉了一大半了。
: Z$ K, D4 }% E. d: G而鱼的结尾音乐处理的很好,民族乐器管弦乐逐渐停止,速度简慢,只剩民乐弹奏,和着鱼的一个大颤转平,完美地收了场。”
' v* D& d; [+ c$ ?- X除去上面专业的评述,三爷却犯了两处明显的错误:一,他把原唱当成了黄莺莺;二,这不是一位上海歌女的独白。所以我认为他还没有完完全全听懂这首歌。& d) z3 g; Z8 K' d
黄莺莺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已经52岁了。
" z, V; a) j3 | H(4)
: ]* D: c. m0 p+ k6 E+ ?9 B3 K* j《似曾相识 黄莺莺西洋情歌精选》发表半年后,梁静茹在台北召开她人生中第一次个人演唱会《爱的大游行》,《Shanghai Memory of 1945》第三次被翻唱。+ M# b9 l% ~, y5 x4 b* `3 h9 Q/ P% \
梁静茹,本名梁翠萍,英文名Fish Leong,歌迷们亲切地称呼她小鱼。1999年出道,至今10年。梁静茹小时候家境不太好,梁爸爸没有太稳定的工作,梁妈妈打双份工撑起整个家。梁静茹放假时要到舅舅的婚纱店打工,自卑感让她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家境可以好一点。18岁那年被李宗盛相中,只身往台湾发展,首张个人专辑《一夜长大》花了整整2年的时间配唱,当中曾经因为水土不服、挑选歌曲难度相当高及面对李大哥严格的要求等种种状况下,让静茹产生了压力与惶恐:不禁怀疑起自己会不会唱歌?内心的疑惑让她主动提要求,返马重新调整自己。一首《勇气》让她红遍大中华地区,从此成为“K歌天后”。& ]; n+ V2 `- a* d
平心而论,梁静茹的版本是我最不喜欢的,但是她毕竟是我最喜欢的歌手,也正是通过这次演唱会,才让我知道了这首歌。* Z, a+ i8 F! Y- Q' b8 R) L
去过演唱会现场的朋友会发现,投影幕上没有打出这首歌的词曲作者,买了演唱会DVD的歌迷也发现,字幕中只有歌名。所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写的,实在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6 H. R5 |2 A& J. f1 c4 I(5)
" H) j) V' I* Y从1945到1985到2004,从上海到美国到台北,从Jewels newton到黄莺莺再到梁静茹。7 g: \) l9 n( G1 A X: S
这完完全全就是就是一个杜拉斯的故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倾听
x
|